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喻军
第21期CACA前沿播以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HIO)眼科肿瘤为主题,汇聚范先群院士、周一雄教授、杨华胜教授等顶尖专家,围绕视网膜母细胞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眼眶髓系肉瘤等疾病展开深度探讨,不仅展现了我国在眼科肿瘤领域的创新成果,更彰显了CACA指南整合医学理念的独特价值与实践意义。
聚焦眼科肿瘤,CACA指南提供精准防治方案
以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为例,范先群院士深入剖析了RB的起源、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新型治疗手段,特别强调了防控措施的重要性。从基因技术、眼底筛查到高危人群管理,再到康复治疗的综合性策略,CACA指南为RB的防治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指南首次描述了我国RB的临床特点,提出了介入化疗首选交替性用药方案,显著提高了保眼率,并创新性地指出了眼动脉闭塞危险因素患者的球囊阻断术应用,这些成果无疑为全球RB的防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我国在眼科肿瘤防治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周一雄教授聚焦于眼附属器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防-筛-诊-治-康-管”六位一体的全程诊疗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多模态分析策略在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治疗评价及预后预测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多模态分析,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分期及预后,从而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通过多个研究实例,展示了多模态分析在眼附属器淋巴瘤中的应用前景,这种整合理念的路径,不仅提高了肿瘤诊疗的精准度,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希望。
杨华胜教授分享的关于眼眶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为罕见肿瘤的诊疗提供了“小样本、大价值”的整合研究范式。这项研究基于长达十年的病例资料,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深入分析了眼眶髓系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因素。这些宝贵的数据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让我们在面对这种罕见肿瘤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以“中国数据”为壤,育出水土相符防治之花
三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始终贯穿着CACA指南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中国数据"构建"中国方案"。当前NCCN指南中中国证据占比不足10%,难以充分反映中国患者的疾病特征。CACA指南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的解析,充分考虑了我国患者独特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从而制定出更符合中国临床实际的治疗方案。作为整合肿瘤学领域的权威期刊,HIO杂志连续刊载CACA指南传播中国经验,短短四年内在多个国家引发强烈反响,其文章被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引用,国际学者引用率已接近40%,这一数据充分证明其已成为中国肿瘤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CACA指南与HIO杂志的协同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全球肿瘤防治领域的话语体系,让中国学者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响亮。
理念创新引领,改变肿瘤治疗认知
樊院士提出,肿瘤治疗的目标应当从“消灭肿瘤”转变为“呵护生命”。CACA指南积极倡导前沿技术与整合医学思想的深度融合,始终坚持以病人整体为中心的治疗理念,通过全方位呵护病人来延长生存时间。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预康复工作,提前为患者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其倡导的“预康复”理念,着重强调在治疗前运用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多种手段,提升患者的免疫力。这一系列理念与举措,充分体现了CACA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前瞻性与创新性。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哲学,正逐步改变世界对肿瘤治疗的认知,让肿瘤治疗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操作,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生命呵护。
展望未来,携手共进攻克眼科肿瘤难题
第21期CACA前沿播围绕眼科肿瘤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通过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不仅系统了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眼眶髓系肉瘤等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掌握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诊疗策略。这些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必将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重要指导。
展望未来,在CACA指南的科学引领下,眼科肿瘤领域必将迎来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些创新成果将系统性地完善眼科肿瘤"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管理体系,为全球眼科肿瘤防治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携手并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共同构建肿瘤防治的新长城,彰显中国医学的强大力量和科技自信与责任担当!
|